首页 > 读书文化 > 政法文苑

动人之处不需多

2014-12-19 09:45  来源:检察日报 

衡阳县检察院的优美环境

“廉洁文化”书画作品展

  “万里衡阳雁,寻常至此回。”在这个寒冬袭来的季节里,追随大雁南飞的脚步,笔者来到了湖南省衡阳市。

   就在这里,常宁市检察院、衡南县检察院、衡阳县检察院连续五届跻身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检察干警谭岳中被中央政法委评为“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唐如业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国“模范检察官”荣誉称号;衡阳市检察院及下辖的蒸湘区检察院、耒阳市检察院、石鼓区检察院获评“湖南省文明单位”;2013年度衡阳全市唯一的“文明行业”的殊荣,花落全市检察系统。衡阳检察文化究竟魅力何在呢?

   以文化检——自上而下的风气

   2009年初,全市检察系统以“务实、主动、思变、求新、重行”的船山文化精髓为基础,结合衡阳检察工作实际,通过民主征集、投票评选的方式,最终确定了“厚德崇法、清正精进、刚毅慎行、拓新致远”的衡检精神。衡阳市检察院在检察内网专门开辟了“文化巡礼”平台,在检察外网设立了文化建设专栏,定期刊登全市干警的优秀摄影、诗词、油画、国画、新闻与文学等作品。

   有此为范,衡阳市下属各级检察院也不甘落后。

   衡阳县检察院突出以“景”怡人,将检察文化与园林艺术有机结合起来;雁峰区检察院以人文修养、心理辅导为切入点,精心塑造别具特色的预防文化;耒阳市检察院注重强化制度建设,78项制度、105款规章细则、32条落实措施,构筑了一整套科学、规范的管理文化;石鼓区检察院积极开展“检察文化月”活动,象棋沙龙、羽毛球协会、青年户外队、瑜伽社团,丰富的文化美餐凝心聚力,舞出了团队的活力与精彩;衡南县检察院深入推进新闻宣传、理论调研工作,洪亮唱响“检察好声音”;衡东县检察院大力加强文化走廊建设;常宁市检察院努力打造“学习型检察院”;祁东县检察院文化理论研究蔚然成风;珠晖区检察院讲演文化孕育了一批省、市优秀公诉人,南岳区检察院以行为艺术美扮靓了检察形象……

   外化于行——一张办公桌的故事

   走进衡阳市检察院,荣誉室、电子阅览室、书吧、法律角、健身房……处处独具地域特色和法学气息的文化地带,让人对“衡阳检察文化”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到了五楼公诉处,一张办公桌,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这是一张极其朴素的办公桌,没有盆栽、相框和任何花哨的装饰。或许是使用时间过长,桌面的颜色都已不再鲜亮。一尺厚的案卷和两本《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法律文书适用指南》整齐地摆放在两侧。桌前,一名约四十出头的干警正在奋笔疾书。笔帽上一张印“廉”字的便签纸,随着他落笔的速度,不停地旋转。细看,笔筒里,每支笔都被贴上了“廉”字标签。

   “这是时刻警醒干警要坚守人民检察官的廉洁本色。廉洁,是检察官最起码的要求,也是检察官最高的要求。所谓清正,须先廉洁,才能护正。”该院纪检组长廖桂元解释道。

   “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办公桌的右上角,摆置着这样一张别致的小卡片。卡片背后写着“忠诚、为民、公正、廉洁”。2010年秋,全市检察系统发起了“我的法律追求”文化实践活动,每位干警选择一条钟爱的法律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摆放在办公室的显眼处。有的干警甚至将办公电脑屏保也换成了这些一条条颇有深意的法言法语。不经意间抬头,墙壁上还有以格言警句、勤政故事、清廉漫画为内容的检察月历。

   于细微处见感动,一张朴素的办公桌展现了衡阳检察文化的生动与细腻。这些极不起眼的细节,与其说有“新”意,不如说更有“心”意。衡山县检察院内干警自发竖起的25块“廉洁石”;衡阳县检察院依托外围墙设计构建的一座50余米的检察文化长廊;衡东县检察院以125块牌匾构成的六层文化走廊……让清政、勤政、廉政的衡检文化“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到”,使“厚德崇法、清正精进、刚毅慎行、拓新致远”的衡检精神处处入眼,时时入脑。

   内化于心——无声的力量

   “通过培训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个人民检察官,为人民服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仅要有热情和干劲,还要有扎实的业务知识和精湛的工作能力……”

   “作为这次警示教育的参与者,听到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字,看到少数党员干部在欲望的驱使下,淡漠法纪,在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面前丧失原则,我感到很震惊、很难过、很痛心。”这是一名85后检察官的笔记本。尽管检龄才两年,但厚厚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载了她每一次参加政治理论学习的心得,还有不少文化活动的感悟和办案手记。

   “刚开始,每个月的政治学习是要求记笔记,像‘发扬传统、坚定信念’类的理论教育还要写体会。但后来,新老干警谈心座谈、下乡走访、到学校当法制辅导员、爬山、骑行、趣味运动会……活动多了,形式多了,感慨就多了,总想把这些文化实践活动带给我的成长和变化记录下来,反倒喜欢写些东西了。”这位女干警说。而说到文化实践活动带给她的成长和变化,她表示:“刚走上岗位,对政治理论确实不感冒。但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院党组让我们每人轮流讲课,化被动为主动。座谈会,老干警的从检感悟和办案故事,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检察职业的特殊性和使命感。尤其是许多精彩文体活动,真的很凝心聚力,让我感受到了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正能量。”

   只言片语中,衡检人内心深处对文化的崇尚和热爱流露了出来。衡阳市检察院“文化育检”的概念,由表及里、从“入眼”到“入心”、一步步深植到每一个干警心中。在这一理念的倡导下,衡阳检察系统收获了丰硕的文化果实。在中国检察官文联、湖南省政法系统书画诗词摄影赛等国、省级比赛获奖名单里,从未缺过“衡阳检察”的名字。

   纸上不谈兵——一堂别样的业务课

   “制度不仅要写在纸上、说在嘴上、挂在墙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中。”这句话,在衡阳市检察院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下午在会议室,《衡检讲坛》第四期主讲人计册正在为干警讲述办理刑事案件中审查判断证据时应当注意的问题和技巧:“审查判断证据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不能漏掉一个字,哪怕是标点符号……”

   “现在年底,业务工作可以与春运PK了。但即便这样,三年了,我们的学习制度从不因此而落下。”该院政治部主任张知义介绍说。

   的确,这仅仅是衡检人强化学习、追求精进的一个缩影。

   精进是衡阳检察文化源远流长的动力所在,学习是精进的第一步。集中学习过程中法学专家带来最前沿的专业视角,讲坛上的业务骨干把自己办案的亲身经历与大家共享。每位干警将最近的所学所想化作激扬文字进行思想交流,模拟法庭上公诉人与律师慷慨陈词,演绎法治文化的精髓。电子阅览室以及个人学习笔记无声地记录着干警们的学习档案。每月学习通报彰显的不仅是一种自觉的践行更是一种文化的渲染……

   “我们把干警的学习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作为年度评优、晋升提拔的重要依据,奖优罚劣,形成良性的激励约束机制”,衡阳市检察院检察长李平说。在衡阳市检察院的带领下,耒阳市检察院的“耒检讲坛”、石鼓区检察院的“每月一课”、常宁市检察院的“双百课时学习计划”等活动都在扎实开展,有力提升了干警的业务素质和文化修养。

   范示于众——业内翘楚的衡检人

   衡阳检察系统出了唐如业这样的全国“模范检察官”和谭岳中这样的“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将衡阳检察文化传至千家万户。

   从部队转业到地方检察院,唐如业和谭岳中有着共同的经历,为了早日从“门外汉”变成“办案高手”,当别人上班时,他们紧盯业务素质高的干警,学习如何阅卷、摘案情、摆证据;当别人下班时,他们才开始办案、做案情笔录、制作文书;当别人周末休息时,他们呆在办公室翻阅法律书籍。

   1995年5月,唐如业被确诊为舌下腺癌,长期的治疗,让他日渐憔悴、行动艰难。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把办公桌搬到窗台前,用风钩挂药水瓶,一边输液一边审查案卷。发作时,一手按着下巴,一手翻阅案卷做笔记。截至2001年,他带病办理公诉案件216件,占全科办案总数的1/4;办理大要案和疑难案件102件,占全科的35%。而唐如业却说:“能够有机会为党、为人民工作,是我的福气。”

   2006年11月,谭岳中奉命带公诉处5位检察官奔赴娄底,对公安部挂牌督办的严晓军涉黑案提前介入审查。奋战75天,终于将200余卷案卷材料全部看完并形成阅卷笔录。阅完卷后办案组对被羁押在全省14个看守所的70多名犯罪嫌疑人提审,并复核相关证据。在此基础上,专案组制成了一份长达144页、7.6万字的起诉书,这是一份被时任法院院长称为“衡阳检察机关有史以来最有分量、制作最精美的起诉书”。

   在办案期间,由于每天连续伏案十几个小时以上,加上糖尿病并发症,谭岳中在一天早上醒来时发现,自己的左眼竟然什么也看不见了,可为了办案,他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最后不得不做了眼球玻璃体摘除手术。

   工作中的敬业奉献,是唐如业和谭岳中践行衡阳检察文化中“人民检察为人民”理念的点点滴滴。

   文化的魅力在于传承,在于检察干警如斯敬业。

   如今,“厚德崇法、清正精进、刚毅慎行、拓新致远”的气息弥漫在了衡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越来越多的参与者接受了潜移默化的熏陶,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感受到了检察机关带来的法治温暖与关爱。(作者 谢衡兰 祝艳华 李建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