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文化 > 政法文苑

歌德的实习生涯

2015-11-24 15:49 林海 来源:正义网 

  1772525,位于小城韦茨拉尔的帝国枢密法院一切照常。一位叫朗厄的陪审法官家里来了一个年轻人。那是法官夫人的侄子,约翰·沃尔夫冈··歌德。他那时还未满23,在斯特拉斯堡大学法学院完成学业,获得了候补官员的身份,来当时的法学中心——帝国枢密法院进行实习。

  实际上,16世纪开始,帝国枢密法院已经成为法律工作者的活动中心,其四周拱卫着四所重要的法学院。法院所在的城市里,实习生、律师和陪审法官们往来穿梭不断,时常举行面向毕业生与实习生的培训。有些法律人在帝国枢密法院从事短期工作,将此资历作为在地方王室法院寻求职位的跳板。从大学法学院毕业的年轻人来到帝国枢密法院,寻找一位法官或辩护律师作为师傅”,在其指导下成为一名法学学徒”,并由师傅为他签发一张非正式的声明,以便求职之用。这在当时是一种时尚。

  歌德并没有在他的姑妈苏珊娜·朗厄——也就是陪审法官夫人朗厄太太——家里住下,而是自己租了一间屋子,同他在莱比锡上学时的朋友、莱比锡市长的儿子伯恩住在一起。歌德在父亲的建议下,打算专攻财政法和诉讼两专业。但他并不喜欢韦茨拉尔,仅仅在四个月后,他就离开了韦茨拉尔。离开时,甚至连捆着法律书籍的箱子还没有打开。

  在短短的这四个月里,歌德遇到了韦茨拉尔历史上最著名的19岁女孩——夏绿蒂。歌德无法控制地爱上了她。可是,夏绿蒂却没有选择他,对歌德明言,两人只能是朋友。

  尽管歌德只在帝国枢密法院实习了四个月,其间主要纠结于少年之烦恼中,他仍然在多年后的自传《诗与真》中用专节描述了帝国枢密法院。实习生歌德和他的同时代人一样,抱怨帝国枢密法院人手不足、审判效率低下。然而不同的是,歌德在抱怨之余,仍怀着某种浪漫主义的想法,回忆起1495年帝国枢密法院成立时的场景:当时的人们原本以为,帝国枢密法院只是作为惩罚治安扰乱者的借口存在。然而,法院才一成立,就有一种料不到的权力从法院自身产生出来,它感到自己的地位之高,它认识了自己具有重大的政治权威。于是,它力谋以惊人的活动来博得更明确的威信。他认为,假如没有种种干扰和问题,“这个拥有精明能干的德意志法律家的法院就会成为非常有权威的机关。世人会尊称他们为古希腊保护神庙同盟的代表……因此,三百年以来,最优秀的人才也委身于这个法院的工作。搜集他们的画像的画廊,至今仍能唤起我们的同情和鼓舞我们的勇气。

  歌德所说的古希腊保护神庙同盟,是古希腊诸城邦派代表到德尔斐(古希腊城邦共同的圣地,有着能够给出神谕的女祭司)举行的定期会议,对各邦之间的纠纷进行裁决。这确实是恰当的比喻。帝国枢密法院所扮演的,正是为神圣罗马帝国各领地各诸侯各城市定分止争的角色。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正是领主强势、皇权式微的时代,贵族们利用领地上的财力物力人力,通过征战获得土地、金钱和荣誉。帝国内的私斗、复仇不断,战争往往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本身。帝国枢密法院正是在这个时代,由各邦派来的陪审法官组成的,旨在裁决各地领主之间的纷争,维持帝国的和平。陪审法官和出庭律师大多是拥有法学学位的法律家们,换句话说,是长大了的歌德们。他们终有一天成为成熟的法律人,不再为情爱与人决斗或将手枪对准自己,渐渐会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在诉讼中试图扮演起最优秀的人才的角色。他们中的许多人,在法律史上留下了足迹。

  不过,歌德并未在韦茨拉尔成家留下,而是在四个月后离开了那个小城。他没有成为法官,于他,于历史,都是某种注定的偶然。

  (作者为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相关报道